瑞士宝盛面临压力:EFG 和新策略能否拯救它?
瑞士宝盛 (Julius Baer) 在信用丑闻和监管审查之后面临压力,而 EFG 则实现强劲增长。
瑞士宝盛面临压力:EFG 和新策略能否拯救它?
瑞士第三大私人银行瑞士宝盛银行 (Julius Baer) 正面临一场深刻的危机,其贷款账簿上新减记的 1.3 亿瑞士法郎更是雪上加霜。该银行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信用丑闻造成声誉受损之后,新任首席执行官斯特凡·博林格必须解决这一问题。商业活动未达到市场预期,对股价产生了负面影响——周三,在令人失望的年度业绩公布后,股价已下跌超过 13%。 NZZ 报道称,银行的问题尤其影响私人债务贷款和抵押贷款组合。
金融市场管理局 (Finma) 还针对瑞士宝盛启动了诉讼,该诉讼源于对该银行运营的广泛调查。在此背景下,该银行不得不在 2023 年注销其对倒闭的 Signa 房地产集团的 6.06 亿法郎的全部风险。鉴于这些挑战,该银行正在计划进行战略调整,其中包括裁减约 400 个职位,相当于劳动力的 5% 左右。
管理重组和成本削减措施
Stefan Bollinger 的目标是通过重大管理改革将董事会成员从 15 名减少到 5 名,以促进问责制和纪律。此外,董事长Romeo Lacher计划在4月份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辞职。瑞士宝盛预计通过成本削减措施节省 1.1 亿瑞士法郎,以改善金融稳定性并重拾投资者信心。
尽管存在这些困难,EFG 银行仍实现强劲增长。该银行公布今年前四个月的利润为 1.3 亿瑞郎,客户资产增长了近 6%,达到 1,590 亿瑞郎。 EFG 计划注销遗留资产,并预计从保险赔偿中获得 4500 万法郎的非凡利润。 每日点心 强调EFG并未为员工设定销售目标以抑制风险偏好。
展望和市场地位
贝尔领导层强调,当前的减值与有问题的 Benko 贷款无关,并正在计划新的、更谨慎的贷款标准,以尽量减少潜在风险。信用质量审查预计将持续到今年年底。分析师预测,2025年新资金净流入将放缓至3%左右,这增加了该行未来增长战略的不确定性。
总体而言,瑞士宝盛管理的客户资产达4670亿瑞士法郎,仍然落后于瑞士另外两家大银行百达银行和瑞银集团。美元兑瑞郎走弱导致两家银行管理的客户资产比上一年减少。瑞士宝盛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的压力,需要重新考虑其战略并重新获得客户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