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汽车业濒临崩溃:创新还是未来的终结?
由于熟练工人短缺、能源价格高企和电池生产不足,德国汽车工业将在 2025 年面临巨大挑战。
德国汽车业濒临崩溃:创新还是未来的终结?
德国汽车工业目前面临着各种挑战,对其以前在全球市场的领导地位提出质疑。德国一度被认为是汽车行业的先驱,但其重要性却日益下降。高能源价格、技术工人严重短缺以及本地电池生产的缺乏正在削弱制造商的竞争力。目前只有30%的汽车在德国生产,这表明外包生产的趋势令人担忧,尤其是宝马和梅赛德斯等知名制造商。这些发展是由 WKO 突出显示。
此外,比亚迪等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迅速获得市场份额,这进一步加剧了德国制造商的处境。这些下降趋势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德国在电池技术和人工智能(AI)实施方面的落后。 Fraunhofer IPA 的 Thomas Bauernhansl 和 AC Automotive 的 Claudia Hillegaart 等专家证实,德国拥有强大的研究网络和完善的基础设施。然而,向电动汽车的过渡是缓慢的,未来电动汽车价值的近 40% 来自电池。
迫切需要转型
因此,汽车行业的转型至关重要。根据一项研究 德勤 我们正在观察从燃烧技术领域到替代驱动领域的重大变化,其中电动汽车是焦点。企业目前面临着各种收缩选择,例如快速退出市场或掠夺现有市场。然而,为了确保行业的未来,他们应该关注增长机会,例如通过收购或内部技能开发实现技术飞跃。
这一转型的进展将分七个阶段进行,首先重点关注燃烧技术,然后稳步转向全面关注电动汽车。评估进展是一项挑战,因为它不能完全根据销售额或利润等确凿的事实来完成,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层的自我评估。目前有 52 家公司遵循 Harvest 方法并依靠发展自己的能力,而只有少数公司选择退出或整合作为策略。
创新能力是关键因素
德国汽车工业的未来最终取决于其创新能力。为了保持竞争力,公司必须准备好利用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的潜力来提高生产力和效率。然而专家警告说,这需要执行的勇气,而许多公司目前并不具备。现在必须确定电动汽车时代的成功之路,以克服全球竞争中存在的落后局面。